工信部《行动计划》:电子元器件锁定三条发展主线

快讯 来源: 2025/2/20 14:52:12 阅读:573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如何让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在未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是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因此,为了推进我国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

图片19_副本.png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截图)

  ※《行动计划》不涉及相对独立的集成电路、显示器件。

  锁定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三条主线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

  ——企业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和综合实力有效提升,抗风险和再投入能力明显增强。

  要改善我国电子元器件大而不强的现状

  “无器件,不产品”。

  就像电子元器件隐身于整机产品中,已渗透至国民经济各角落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汽车电子、5G通信、物联网以及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军事装备等领域,成为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

图片20_副本.png

  近年来,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多个门类电子元器件的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在诸如铝电解电容、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分立器件等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企业整体实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骨干企业匮乏等方面。在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瓶颈,亟须突破核心技术难题。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化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差距。特别是很多高端电子元器件还有很大差距,在高端片式阻容感、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光电子器件等方面,还难以有效满足下游整机市场需求。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

  量大面广的电子元器件如同现代工业的粮食,全球电子信息技术强国均予以高度重视。该“三年行动计划”将技术前沿、前景广阔、牵引性强的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关键市场着重圈出。

图片21_副本.png

  电子元器件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间产品,介于电子整机行业和原材料行业之间,它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直接决定电子系统和整机产品的性能。但是,电子元器件功能各异、种类繁多,具体到各产品类型,更是数量惊人。据国外研究机构数据,当前全球量产的电子元器件型号超过2000万种。总之,电子元器件的品类太多了,即使是生产厂投资不大的,我国也缺乏技术积累,没有办法很快赶上去。我们只能力争以点带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就目前阶段而言,重点应该放在重大产业发展急需、应用前景较为明朗、有望取得阶段性突破的若干重点电子元器件产品。特别针对智能终端市场、5G、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等技术前沿、前景广阔、牵引性强的领域。

  另外针对5G、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重要、新兴行业,将着力优化采购模式,规避市场非理性行为,利用各方资源,推动电子元器件差异化应用,以系统性创新弥补局部或单点不足。

图片22_副本.png

  此外,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单位将加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警和防范,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行动计划》更创新性地提出了引导电子元器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国际的电阻电容产品价格暴涨了好几倍,华强北又暴富了一批炒货的人,我国各大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非常头疼却没有办法。铭顺信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希望共同维护市场发展环境,以优良的品质、优惠的价格、交货快和货源广等优质服务立足行业。

  每一次制程工艺的进步,都带来更小的线宽,更小的功耗,更高的工作频率,能够集成更多的元件,有更强的性能。再强调一遍:最大的瓶颈在于缺乏技术和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