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及组织结构的力学性能、相互作用和力学特性测试,全场轮廓、位移和应变数据对于科研人员至关重要。人体运动分析过程中,对于人体肌肉、关节等组织结构和运动机制的探索,需采集记录和分析生物体运动的细节,以得出与运动相关的参数和结论。
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C)的算法,计算出表面位移及应变分布。XTDIC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系统可与不同数字成像设备(如高速摄像机、体式显微镜)直接结合,适用测量范围广泛,可用于生物材料和结构表面全视野的位移、变形和形貌测量。
在生物力学持续探索的道路上,不少科研工作者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
①有限元分析方法在生物力学研究领域可谓硕果累累,但它毕竟属于理论性的分析,只有结合实验测试与数据验证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生物力学的受力变化情况。
②实验过程中,能否直观得出构件整体的位移、应变分析,如果实验数据有缺漏,测量过程复杂,那么实验过程是很浪费资源的。
③实验准备和测量分析数据结果,花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实验数据的全面性、直观性是否在预期的范围之内。
④测量手段是否能支持显示表面的细微变化,高速的位移、变形图像采集与分析。
那么,三维DIC测量技术有哪些优势?在生物力学测试上的应用有哪些?
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适用于生物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可方便获得实验过程中的表面位移场、应变场、全场位移数据,直观显示出应变集中和结构运动等特性。
①实验数据量丰富:可直接获得被测生物组织全场应变、位移、变形、形貌;可直接测量振幅、频率等数据。
②非接触:相比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手段,DIC非接触测量技术不会因自身质量和特性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对于生物体形状和结构的特殊性,更具优势。
③实验数据可靠性:生物力学实验讲究周期和成本,DIC测试数据可反复分析处理,而无须重做试验,节约成本。
④功能更强大:DIC系统可与体式显微镜、高速摄像机结合适用,观测细微结构的形态变化,以及瞬态位移及变形生物力学特征的分析。
从骨骼、肌腱、韧带甚至类似血管等生物组织的力学性能,到运动轨迹追踪,实现有效三维全场应力应变和动态测量。
骨头材料受压变形DIC测试
对于身体维持骨骼筋膜重力平衡的负担,是导致骨骼变形的关键因素。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能提供三维全域数据,可精准测试骨骼材料在运动负荷状态下的变形、抗冲击能力及最大承受力。
胫骨标本拉伸DIC测试
过模拟胫骨负载状态,验证胫骨受拉变形情况及抗拉能力。由于胫骨属于微小尺寸材料,采用DIC技术结合光学体式显微镜,对胫骨观测区域进行放大,观测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区域及细节变化特征。
胫骨拉伸位移场
胫骨加载应变场
胯关节运动模拟DIC测试
髋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因为它可以发生多轴运动。考虑到其固有的深髋臼(窝)结构,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活动性。采用DIC技术采集模拟胯关节运动过程的位移变化,角度变化、内外旋以及伸展变化等,为胯关节运动性能和健康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运动文胸防震与舒适性DIC测试
为了探究不同设计和面料成分的运动文胸运动学参数和防震性能,采用DIC技术分析模特在跑动过程中文胸散斑点在变形前、后的三维坐标变化,分析文胸防震性能/舒适性与胸部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未来文胸的面料与设计改良提供参考依据。